Papi酱孩子随父姓被批,更让人扎心的是网友的评论
Papi酱:一个在视频领域默默耕耘,性格并不张扬的女子,最近却被推上了热搜。
我很好奇,原以为是她出了火爆的作品。深入了解后才知道,被网友引爆的,是一条微博。
母亲节当天,Papi酱发了一张微博晒照,并留言,“啥都不如当妈累。当妈最累。祝所有当妈的母亲节快乐”。
就是这么一条简单的微博,先是被一位娱乐博主吐槽,“Papi酱生孩子后变得好疲惫啊,但是孩子还是随父姓”。
接着,有些网友的评论更加让人扎心。
●有的网友说,“这么一个独立的女性,走上了驴的道路”;
●也有的说,“不必心疼,她自作自受”;
● 还有的说,“再成功的女性,只要有个驴脑,照样逃不过驴的命运”。
这些评论,带着尖酸刻薄,带着一股挑刺的味道。暗讽Papi酱的“独立女权主义人设”塌陷。
随后,Papi酱更新了置顶微博。
“网上和身边总有一群挑刺狂魔”。
这是Papi最聪明之处,不用争锋相对,没有正面出击,更没有过激的语言,一个视频置顶,优雅地做了回应。
正如杨绛先生说,“我跟谁都不争,跟谁争我都不屑”。
1
喜欢挑刺的人,损人不利己
就在前不久,刘亦菲与Papi酱一样,遭遇了“挑刺狂魔”。
有人说,《花木兰》讲的是中国古代故事,演员却没有一个是有中国国籍的人。尤其是主演刘亦菲。不应该选择一个没有中国国籍的人来担任主角。
刘亦菲,出生于中国武汉,从小跟随家人迁居国外。
虽说国籍有了变化,在多档娱乐及访谈节目中,刘亦菲明确表示,“我是中国人,我有颗爱国心”。而且多年以来,她也从未被爆过不爱国的黑料。
我们暂且不去评论明星的是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居住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否中国籍贯,只要为祖国争光,一样都是爱国。
实在没有必要去挑刺,难道换了一个有中国国籍的人来演,《花木兰》就不会被撤档?
喜欢挑刺的人,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他总能挑出毛病来;
他总有理由指出你的“错误”,甚至振振有词地跟你“唱反调”。
喜欢挑刺的人,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是把矛头指向别人;
即使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不采取积极行动,而是怀疑别人的专业。
2019年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飞机遭遇了险情。在驾驶舱的机长,正在与危险抗衡。
但其中有一个男子,情绪非常激动,大声责备着,“机长怎么开飞机的”?甚至扬言要去找机长。
这时,乘务长很冷静地对大家说,“飞行员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一定会保证大家的安全”。
永远不要用你的不专业,挑战别人的专业。
挑刺,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制造麻烦,损人不利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爱挑刺的人,一般有三种心理:
●内心自卑;
●凡事追求完美;
● 或者嫉妒心作祟。
他们总能想方设法说服自己,找出别人的错误。
爱挑刺的人,容易钻进牛角尖,处理不好各种关系,也很难有一份好人缘;
爱挑刺的人,常常是损人不利己,与这样的人相处,会非常累;
2
遇事不挑刺,别人舒坦,自己舒坦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寒假特别长。很多家长早有抱怨,“再不开学,我就要疯了”。据报道,有的家长被气得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
但我的邻居爱芳,独自抚养着10岁的儿子,却气定神闲。
小男孩健康开朗,品学兼优,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阿芳也多次被学校邀请,分享“育儿秘诀”。
阿芳说,“哪有什么秘诀,无非就是设身处地理解孩子,不盯问题不挑刺”。
比如:
孩子想偷懒睡懒觉了,她会温柔的提醒,“没关系,累了就睡会儿,睡好了再起来学习更有效率”;
孩子考试没考好,她积极地鼓励,“你没有考试作弊,即使没考好也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再努力一下,一定行”;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大人都难以完美,更何况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只要不涉及大事大非,阿芳总能找到孩子的优点,激发其上进心;并以同理心对待孩子的缺点,给予理解和宽容。
“只赏玫瑰,不挑刺”,这实在是一种最聪明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合亲子关系,处理任何一种关系都适用。
一代才子钱钟书,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个“低能儿”。
杨绛怀孕期间,钱钟书经常哭着脸去医院,告知“我又做坏事了”:
“台灯弄坏了、墨水染了桌布、门轴两头的球掉了一个门关不上了”。
杨绛回应他的,从来没有抱怨和挑刺,而是轻声细语地安慰,“不要紧,我来弄”。
正是这样的温柔,让钱钟书一世安稳。他们也收获了一段“可遇不可求的旷世奇缘”。
网友有这样一句话,“好的爱情,就是两个遇事不挑刺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原本很相爱的人,最后却因爱生恨,相爱相杀,最终分道扬镳。
原因在于,他们总想改变对方,盯着对方身上的刺,却忽略了自己身上也长满了刺。
事实上,这个社会上不存在没有刺的人。只有足够的爱和宽容,做到“不挑对方身上的刺”,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处理任何关系皆是如此:遇事不挑剔,别人舒坦,自己舒坦。
3
难得糊涂,是人生大智慧
据说,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灵感,来源于一位隐士。
有一年,他到山东莱州观摩有郑公碑,晚间借宿山下一老者家,两人闲谈甚欢。
老人家中有一块砚台,请郑板桥留下墨宝。
因老者自称“糊涂老人”,郑板桥便题字“难得糊涂”。老者随后也题字一段,并印文“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大惊,原来老者是一位隐退的官员。
有感于老者的通透,郑板桥随后补写: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难得糊涂,它的本质是,遇事不挑刺,不较真,不纠缠;
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是心中有大目标的人,对枝节杂碎的不屑一顾;
难得糊涂,是一种通透,是看透世间万物,看破人性后的人生大智慧。
罗曼罗兰说,“世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遇事不挑刺,不是无原则无立场,而是不计较细枝末节;
遇事不挑刺,是积极寻找生活的亮光,让生活变得可爱;
想开、看透、放下,放过自己,成全别人;
让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大家心安。
遇事不挑刺,好运自然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