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2022-05-13 21:54:23 3123阅读 0评论

一位是西方的物理学界的泰斗,一位是东方物理学界的标杆,爱因斯坦杨振宁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却始终行走在不同风格的道路上。

然而两个差异如此巨大的人,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看法却产生了惊人的一致性。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和杨振宁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曾经的记忆

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无比辉煌的时代,也曾经有着近代任人欺凌的不堪回首的记忆。

西方著名的学者曾经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经验技术已经十分明显的超越了相同时期的西方的经验技术,拥有如此坚实的基础,为什么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而中国也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身后了呢?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尽管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技术有着众多猜测,不论是东方学者还是西方学者都在论据充分的情况下表达自己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看法。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这个问题人们几乎已经争论了百年的时间,百年来不断有新的角度与看法,人们却始终无法形成一个一致的结论。

外界众说纷纭,但是中国始终对一个观点持有肯定的态度:中国古代并没有科学,这是毋庸置疑的。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问题引起了无数学者的激烈讨论,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与杨振宁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真相大白

爱因斯坦参与这场中国的讨论其实是一场十分美丽的意外。一位学者将自己关于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论据与想法整理成了笔记,他无法解答这个深奥的问题,于是决定请教爱因斯坦。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关于科学的问题爱因斯坦都有着极大的兴趣,而这个关于中国科技的讨论也让爱因斯坦燃起了斗志,就这样,爱因斯坦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技术的问题就行了深入的解答。

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的科学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满足了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就是欧几里得建立起来的逻辑体系,而这个逻辑体系是以几何为载体的;第二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学会了通过实验去找寻原因的方法。

爱因斯坦所说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如今近代科学推崇的演绎逻辑,人们大多运用演绎逻辑得出一定的结论。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够导电便是典型的演绎逻辑。而第二个方面就是归纳逻辑,人们可以对商品进行一部分的质检,进而通过概率得出整个商品的合格率。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相辅相成,他们共同武装了人们的头脑,而这两种基本的素质也是近代科学形成的前提。爱因斯坦认为虽然古代中国发展程度较高,已经出现了一些科技的萌芽,但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更多考虑的是实用性。

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深入探究,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只能是萌芽,无法实现最终的科学诞生。

一家之言

作为物理学界的泰斗,爱因斯坦尽管有着极强的说服力,但人们依旧对他的言论表示怀疑。一些人看来,爱因斯坦只是西方世界的一个成员,他对东方世界的了解很少,而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争论颇为激烈的时候,中国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表达自己的观点。

巧合的是,在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技术的问题上,爱因斯坦与杨振宁的观点十分相近。

作为一名物理学界的高手,杨振宁曾经有着一个让人十分疑惑的行为:研究中国古代的《易经》。不仅如此,杨振宁还专门做了一个名为《易经》对中华文化影响的报告。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在这个报告中,杨振宁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易经》的批判,在他看来,《易经》不仅没有产生有利的影响,反而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就是归纳法,而中国古代的思维中却缺少推演法。推演法与归纳法作为近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缺少了推演法的中国古代自然无法衍生出真正的科学。

尽管爱因斯坦与杨振宁在中国近代科学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在两个人的分析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归纳法、演绎法是近代科学的两种重要组成方法,而中国古代缺少这些基本的近代科学的思维,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科学的原因。

微观世界:科学时代的方碑

阿瑟·克拉克曾在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中写道:一个外星文明在月球上留下一块方碑,人类测量其三边长度,比例是1:3:9。此后,穷尽人类所有最高精度的测量技术,三边之比永远是完美的1:3:9,克拉克写道:

"那个文明用这种方式,狂妄地展示着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鸦片战争前夕,清军最先进的火药,硝、硫、炭比例大致是76%:12%:12%,而同时代英军的配比则是75%:10%:15%(枪用)/78%:8%:14%(炮用),表面上看起来很接近。

但问题在于,清军这个比例,是工匠们基于经验手艺,反复试出来的,而英军采用的比例,依据是化学家谢夫列里的方程式: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外星文明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远远超过地球文明,而把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层次,作为衡量一个文明科技水平的关键指标,虽然来自科幻小说,但其现实意义是非常强的。

在前科学时代,人对微观世界的认知几乎为零。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回应很西方,杨振宁:怪《易经》,被“智子”锁死的科技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被"智子"锁住的文明,也许能从石器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也许能用飞机坦克取代弓箭长矛。

但是,它永远提不出E=MC2,因此,也就造不出原子弹。

所以说,用线性思维看历史,我们是理解不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的,也就很容易沉浸在先发优势的红利中自嗨,进而忘记去探索更高维度的世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红尘资源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广告合作联系站长QQ:908819363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2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